心的鍛鍊心的鍛鍊 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 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,心雖生種種障礙,但要成大願,也是存乎一心;《維摩詰所說經》說:心垢故眾生垢,心淨故眾生淨,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說:心如國王,起種種事得自在故,都是強調心的自主性,能自在隨緣成種種事。 ■ 張錦德 心可以無限想像,有如畫師一般,可以畫一切山河大地,有情與無情的千萬狀態。心也可以直率做主,有如國王號令,能台灣房屋自在隨緣成種種事。「心如畫師,能畫世間種種色故」、「心如國王,起種種事得自在故」,翻開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,對於心有非常細膩的譬喻,呈現心的種種萬象。在這世界上,和自己最親近、關係最密切的,是自己的心,但捫心自問,我們真的認識自家的本來真面目嗎?大部分時候,我們真的能當上國王,做自己的主人嗎?「經文使用很多的譬喻,意味著心有很多特質,每一種譬喻都在描述一個面向,鍍膜心可以有無量的面相。」本身是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的陳政雄指出,這樣的譬喻很有趣,可以讓人更多元認識自己的心,他說:「一般人所講的心,其實裡面已經分好幾種不同的狀態,一般人總認為心只有一個,如此一來,在面對自我、或者他人的情緒變化起伏,就會迷惑而無所適從。」關於心,被喻為佛教心理學的唯識學開展「五位百法」,有窮纖入微的解析。認識自己的心唯識學認為以真心為主體,又可酒店經紀以再析分為八個意識,各有其功用,又稱為「心王」。前六識各以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種感覺器官(六根)為所依,分別對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六境,產生見、聞、嗅、味、觸、知之了別等作用,而展現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等六種心識。前五識單純是五根對外境接觸時產生的感官,而一般人所說的「心」,有心理活動,有分別、比較的念頭,大致上都由第六識產生。換句話說,翻譯社每個人會因個人的器官構造、心的當下覺受以及個人的成長背景,而有千萬種的情緒反應及想法。了解心識的運作,就不難發現有煩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,因為每個人每天醒來眼一睜開,心就不斷受到外界的影響,而不論是快樂悲傷,憤怒哀怨,就佛法而言都是一種染污,會在內心製造垃圾。佛教所稱的六大根本煩惱(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),其中貪、瞋、癡三毒,就是與前五識有關,是心受到外境所引九份民宿誘、染污而產生的煩惱。「人的煩惱固然來自於外境,然而困惱的源頭都離不開心,只針對外界環境下手,而想徹底根除煩惱,那無疑是緣木求魚。」具有多年心理臨床經驗的陳政雄表示,人的心會不斷從日常生活中堆積垃圾、製造煩惱,這一點從現代人尋求心理諮商治療的過程中,往往解決一個問題之後,又會有另一個問題從心裡蹦出來可以看出端倪,就是煩惱沒被徹底的解決。第六識是關鍵若平常就能善治日月潭民宿自己的心,那麼表現於外的行為自然相應得宜,不失法度,如此便可減少一分紛爭,增加一分和平。至於方法,聖嚴法師在《禪的生活》中提到佛教徒要經常檢視內心,懺悔發露,並以誦經、禮佛、打坐、念佛、持咒來調和自心。這些是佛教徒常見的方法,方法不困難,重點是要能持之以恆,更重要的是,觀念上要清楚、正確,要徹底明白世間的真理法則。以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惡見六大根本煩惱來說,是第看房子六識在分辨、好惡的作用下,所產生的六大根本煩惱。佛教稱煩惱的心為識,清淨的心為智,對治煩惱要從「轉識成智」著手,轉動第六識成為「妙觀察智」。在觀念上藉由了解緣起性空的因緣法則,破除對相的好惡,讓心不隨境轉。「學佛就是要轉迷成悟,迷是迷相,悟是悟性,一般人會有煩惱,會沉迷在相上,是因為不認識世間一切組合都是因緣無常、虛妄不實,所以心會往外追追追,在追一個永恆不變的汽車美容東西。」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負責人寬謙法師直指煩惱的根源。屏安精神科專科醫院院長黃文翔在輔導個案的過程中,就常以因緣無常的觀念去引導個案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意義,會詢問他們歡樂、痛苦的究竟源頭各是什麼?並適時提醒個案,不論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有極限,他說:「有些人喜歡美食,覺得品味美食很快樂,但是如果相同的美食持續不斷地供應,長時間之後喜悅的感覺還會不斷持續嗎?答案通買屋常是否定的。因為感覺會鈍化。五官的刺激所帶來的苦與樂皆是如此,既短暫也有其極限。」快樂也好,悲傷也好,沒有一種感官覺受是可以維持長久,儘管每一位佛教徒都知道世間總是無常,但每次狀況來時,卻鮮少有人能夠對境不起煩惱。對此,寬謙法師指出這是第七識作祟的緣故。法師解釋六大根本煩惱的產生,雖來自於前五識與第六識的相互作用,但其中貪、癡、慢及惡見四種煩惱,還與第七識息息相澎湖民宿關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kgdfcxdeyvu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